在我國老齡化進程不斷加速的大背景下,養老服務行業作為應對老齡化問題的關鍵領域,其重要性愈發顯著。長春市作為吉林地區的核心城市和經濟發展重鎮,在解決老齡化問題上肩負著重大責任。然而,當前長春市養老服務行業發展面臨諸多挑戰,從業者的工作狀態和心理健康狀況更是亟待社會關注。為深入探究該行業從業者面臨的實際問題,長春人文學院“同心工惠”學生調研團隊聚焦長春市養老服務行業,針對正遭遇“人文守護者危機”的從業者展開了深入的調查研究。
此次調研精心選取了長春市多家具有代表性的養老機構以及長春人文學院社會福祉學院作為調查對象。在調研方法上,采用了多元化的手段,綜合運用文獻調研、問卷調查、深度訪談以及實地觀察等方法。通過廣泛收集國內外相關文獻資料,深入了解行業前沿動態與最新研究成果,為調研提供理論支撐;同時,深入機構進行實地觀察,全面、細致地掌握行業實際運作情況,確保調研數據的真實性和可靠性。
在調研過程中,發現一線護工面臨著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在物質待遇方面,部分一線護工反映薪酬水平較低,難以滿足基本生活需求,福利待遇也存在明顯不足,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護工隊伍的穩定性。在工作壓力方面,護工每日需要長時間陪伴老人,不僅要悉心照顧老人的生活起居,還要耐心應對老人因疾病、衰老等原因引發的各種情緒問題。當面對老人離世等情況時,護工往往承受著巨大的情感沖擊,情感耗竭現象較為普遍,心理健康受到嚴重影響。
針對上述問題,調研團隊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議。在機構層面,設計“代際協作”模式,開展師徒制項目、組織交流活動、建立合作項目,促進護工之間的經驗分享和相互支持,緩解工作壓力。在管理層面,實行“行政-服務”協同治理,搭建高效的反饋平臺,定期開展座談會,及時了解護工的需求和意見,并運用技術手段優化行政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在政府層面,建議設立“心理扶持基金”,兼顧經濟援助與心理支持,為護工提供更多的保障。在社會層面,整合各類資源,與專業機構合作提供心理咨詢服務,倡導志愿服務,增強員工的社會價值感。
為進一步將建議落到實處,“同心工惠”學生調研團隊積極行動,組織了“生活中的韌性力量——心理療愈營”系列活動,旨在助力養老院護工緩解工作壓力、提升心理韌性,營造輕松和諧的工作氛圍。團隊的心理咨詢專家以“工作中的心理韌性”為主題進行分享,緊密結合護工的實際工作場景,深入剖析壓力源,并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應對方法。活動中還穿插了許多實用小技巧,幫助護工舒緩身心、汲取積極力量,有效減輕心理壓力。
與此同時,團隊與長春市的多家休閑娛樂機構達成合作意向,為養老院員工提供溫馨的“養心”莊園。團隊成員積極參與到藝術莊園的精心布置當中,力求營造一個舒適、放松的環境,讓員工能在忙碌的工作之余能夠得到充分的休息和調整。
養老服務行業從業者是老年人幸福生活的重要守護者,他們的心理健康不僅關乎個人的生活質量,更關系到行業的興衰與社會福祉。只有社會各界攜手共進,切實落實相關建議,形成全社會關心關愛養老服務行業從業者的良好氛圍,才能為他們構筑起堅固的心理防線,讓他們在守護他人的同時,也能得到應有的守護,進而推動養老服務行業穩健前行,為應對老齡化問題做出更大的貢獻。